這款塗料,還沒宣傳就表現亮眼
2022 年 3 月 3 日有一種離別叫做搖滾:洛克人生教我們的事
2022 年 12 月 11 日第一次幫部長撰寫致詞稿,ChatGPT 能搞定?
2023 年夏天,接到了要替部長,出席某機械大廠的60周年慶致詞稿(以下簡稱本次活動),這一稿,原撰寫單位來來回回退了 n 次,還用了 ChatGPT 輔助寫稿,都還是搞不定,所以最後交到了小編手上,看能不能有些不一樣的機會。
在 2 小時的撰稿時間內,沒想到提一次稿,立馬採納通過,被認為「溫度滿滿」,還拿來做為未來這類型致詞稿的範例。
其實,自己覺得也沒有多厲害,只是角度切入的不同,又或是說只是投其所好,正好有人喜歡這類的創作,分享給大家,特別像這種替政府部門長官寫致詞稿,又有時間的壓力,是否有什麼可以有什麼套路可以使用。
在討論分享之前,可以先看看原始的撰寫稿和小編寫的致詞稿範例的差異。
- 撰寫致詞稿前必須了解的六個注意事項
- 先了解受眾是誰
無論任何致詞場子,一定都會有主辦單位、協辦單位、與會嘉賓、受祝賀的嘉賓、或受頒獎的人,以及參與這次盛會所有的聽眾,哪一個是你的主要對象,找出這些對象的共同交集點,是件很重要的事。
以本次活動來說,協易機械可以有 60 年的歷史,是件不簡單的事,而一般人沒意外的話,應該都會有 60 歲的一天,於是 60 歲可能就是個交集。思考一下 60 歲的行為模式或是思想方式。想像你就是 60 歲的人,想聽到什麼,會有共鳴。 - 考慮現場需要怎樣的氛圍
這現場到底是歡慶的喜樂氛圍、又或嚴肅的政策或政治場合、又更是悲戚哀傷的紀念會,這在定調上都取決了要以怎樣的氛圍陳述去鋪陳,醞釀整個情緒,也跟著影響所有的用字遣詞。如果是歡慶的喜樂場合,就得思考怎麼讓他更歡樂、如果是悲傷哀戚場子,最好就能讓你的致詞稿能讓越多人擠出眼淚越好;如果是政策或政治場合,用數據理性中帶點煽動的情緒感,讓人亢奮,就變得十分重要,然後最後一定會有「哩共丟某丟啊」之類的號召語。 - 你有多了解你的講者
身為幕僚,你需要知道你主子的定位。是男性或女性,所寫的剛性和柔性就得稍微區隔;他是保守拘謹或是可以 open mind 相當放得開的,寫的尺度也就不一樣;又或是他常習慣的表達方式或是致詞習慣,這都可以是先去了解;最後,你主子的官階高度,也會有不同的層次撰寫,是總統、行政院院長、部長、企業高階主管等,由於官階高度代表著影響力的力道,所以應該會有發表層次的不同。
以本次活動來說,講者是經濟部長王美花,又是女性,平常發言就是比較拘謹,所以若是能夠用有溫度的方式撰寫,應該是不錯的方式。 - 調查不為人知的小故事
你可以去調查一些關於這次主題不為人知的小秘密或故事,適當的置入致詞稿中,將會帶來無比的力量,畢竟愛聽故事,都是人性。
而一般來說,如果你認識當事人當然肯定有很多特別的故事可寫、又或是你認識當事人的幕僚或是相關人,由他來分享,也相當不錯。如果都沒有,就得從網路上去挖掘一些次級資料,雖然現場可能有人聽過,但至少把它當作一個共鳴點,也是不錯的。 - 像韓國瑜一樣庶民語言
不管你喜不喜歡他,不得不承認被當作笑話的「韓總機」講話就是會有深刻記憶點,「禿子跟著月亮走」、「貨出去、人進來、高雄發大財」、「跟著蝴蝶走,花香自然來」,這些金句,從來不是冷冰冰的文字闡述,卻是小學生都停得懂的語言,但一講記憶深刻且比喻得當。 - 能講 3 分鐘就別講 5 分鐘
致詞者不是主角,只是錦上添花的抬轎者,也沒人真的想聽到底講了什麼,所以能簡短講到重點,也能激起現場的情緒氛圍,這跟時間長短未必有關,而是是否真的講到了標的受眾心坎裡。所以能短,就盡量短,不然只會讓台下的人討厭你。
- 先了解受眾是誰
- 致詞稿的基礎套路:小學生都會的起承轉合法
- 一個好的起頭就贏了一半了:吸引人的好奇與思考起點
不要一下就切入主題,帶一點讓人想繼續聽的好奇心,或是提出一個讓人開始思考的問題。如果能一開始就來個金句開場做思考就最棒了。
以本活動來說,本篇想用 60 歲對一個人的意義到底是甚麼,來作為開場,畢竟現場很多來賓,甚至是主講者本身都是這個年紀的人,他們面對過無數的大風大浪、大大小小的失敗與成功,在旁人看是故事,在當事人來看是血淚,但因為在這年紀,血淚又變成了一種超然的心境。 - 把這次致詞主題的任務與使命和起頭的好奇與思考點串接起來
鋪了一個梗,就要把梗給補起來。以這篇美花部長致詞稿來說,這段就把協易 60 年的歷史,如何和 60 歲的價值和意義去做最貼切的表達。以這篇來說,創辦人一只皮箱 20 萬的創業金小故事,奠定了基礎,就是一個延續性的發展。 - 有衝突的故事永遠最誘人
不過,太平順的故事,總是沒人愛聽,衝突越大,大家越期待。協易其實 60 年來肯定也和人一樣挑戰不斷,挑一個最大的轉類點,去點出無常的無奈,但又是如何被突破與解決的。這裡就是點出二代接班的故事,也就是現在接班後的董事長,接班前接班後的轉折與不可思議的故事。 - 給予無限祝福:一句濃縮後的結尾金句
最後別忘了把自己的和主角的關係帶上,可以的話用一句金句當結尾,並給予祝福。像這邊就回到了首段「 60 耳順,但 70 才開始」,說明協易還很年輕,有著下一個 60 年的百年品牌的機會。
- 一個好的起頭就贏了一半了:吸引人的好奇與思考起點
- 致詞稿寫完後需反覆修正
就像寫考卷一樣,寫完後再重新審視一下,內文是否周延和精簡。- 面面俱到:
還有什麼沒提到會失禮畢竟在公開場合,任何致詞都得考慮是否已經盡可能把在場參與的人,都納入你的講稿內,就像金鐘獎得獎時,上台領獎總是要把該感謝的人,都提及一下,那怕只有一句話。本次範例就是一開始就用問候語帶過(畢竟不是內容的主角)。 - 勇敢刪除不必要的廢話
如同前面所提及的,能3分鐘講完就不用5分鐘,一般人日常的語速通常落在一分鐘 160 至 200 字之間,唸稿會快一些,約每分鐘 240 字左右。所以,以每分鐘 200 字來說,如果講 5 分鐘,就是 1,000 字的內容。如何刪減、整編又不失原意,且又要達到凝聚氣氛的效果,就是一取捨和改編的過程。 - 創作可以是共創
現代社會中一個人的腦子可能不夠用,如果有不同的人在固定的結構上加油添醋,而且加的得恰到好處,絕對會是個加分的效果。
- 面面俱到:
#結論
最後,多聽聽一些名人的演講,然後分析他的架構,特別是那些脫口秀,政治人物選舉的發表,有時真的會有意外收穫。同時試著練習創造金句。絕對會讓你寫致詞稿的功力大增。至於 ChatGPT 在這樣需要溫度的寫作需求,目前小編認為是在幫不上忙,如果你覺得有辦法突破,拜託教我,讓我也學習一下。
另外,小編提供我用Xmind整理致詞稿撰寫心智圖,有興趣的可以參考,想要清晰版的再mail跟我索取。